
中新網上海新聞10月27日電(記者 繆璐)金秋十月,中國(上海)浦東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滴水湖畔,塔吊伴著秋日冉冉升起,3座如蝴蝶振翼的實驗室建筑群呼之欲出,一旁的世界頂尖科學家住區正巍然崛起,輝映著臨港日新月著的面貌。
10月27日,中建二局在上海臨港投資建設的國內首個世界頂尖科學家“WLA科學社區”項目(以下簡稱“項目”)全面沖出正負零并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部分單體即將封頂。與“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永久會址”隔街相望,項目正快馬加鞭,迎接將于11月3日舉辦的第五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世界級重大前沿科學策源地。在20萬平方米的土地上,中建二局依托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平臺和臨港制度創新優勢,加快為全球諾貝爾獎獲得者和科創精英團隊搭建宜居宜業、綠色智慧的實驗室研發空間和配套住宅生活區,讓基礎科研的“源頭火種”轉化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騰燃火炬”。
繡花穿針,雕刻“蝴蝶骨骼”
為匹配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要求,項目實驗室組團以“世界級頂尖科學實驗室群”為目標,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造。
遠遠望去,實驗室蝶型外觀引人矚目;步入其中,“蝴蝶骨骼”下的2040個鋼構件、1000余個梁柱節點,述說著精益求精的大國匠心。
由于主體結構100%由鋼結構焊接而成,如何實現無縫焊接,便成了建筑形態完美落地的關鍵。從圖紙設計到施工工序,從創新理念到技術攻關,處處考驗著建設者“繡花穿針”之功。
“大兵團”協同作戰,是破題的第一密鑰。“在前期規劃階段,項目設計方、建設方和施工團隊多方拉通,對照業主需求合理排布建設進度,并多次就荷載測算、施工方案、pc構件等環節進行結構測算和復核審驗,實現了管理權責與實際效果的深度融合。”中建二局項目負責人劉正欣介紹道。
闖關奪隘,靠的是“智慧建造”的強大支撐。項目團隊充分利用“科學精細化審圖模塊”、“IDK精準測量”等精益建造“利器”,多輪多方剖析設計方案,對施工工藝進行反復優化,逐一擊破難點。在鋼結構拼接的全周期施工階段中,項目創新引入國際先進的虛擬模擬施工技術,線上排布每個施工節點,掌握精準定位,并進行多頻次核驗,確保焊接質量。
讓“蝴蝶”飛躍創新沃土,為前沿科技“授粉成蜜”積蓄“破繭”力量。未來,這里將迎來生命科學、細胞發育生物學、遺傳基因學等領域的學術科研機構入駐,助力我國打造“前沿思想轉化、國際組織合作、頂尖人才培養”的未來創新產業研發高地,為世界科研事業貢獻力量。

綠色低碳,起筆美好生活
構建以人為中心的創新交流空間,讓科創因子茁壯生長。如何讓全世界的“最強大腦”留得下、住得好?以“雙碳”目標為牽引,以智慧社區為載體,“超級工程”再次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與實驗室毗鄰,“世界頂科社區·玖海云天”57棟住宅樓按照全國綠色建筑三星級最高標準,加快打造臨港“超低能耗”高品質住宅樣板,讓頂尖科學家共享“綠色、低碳、智慧”的美好生活。
“項目規劃了高性能低碳科技系統、高質量環保材料系統、高標準舒適人居系統等九大維度的高品質人居系統,在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助力下,未來理想科研配套生活區正從圖紙變為現實。”中建二局中建玖合華東區域總經理溫標說。
降耗減排,最重要的是室內熱源的精細化控制。項目采用外墻保溫一體化系統,地上外墻結構現澆部位和墻體免拆模保溫板均采用了硅墨烯保溫材料,洞口增設防水透氣膜、防水隔汽膜,大幅提高了圍護結構的氣密性,極大降低冷空氣入滲和熱源損失,預制外墻的平均傳熱系數可較普通住宅提升60%。
“在室內外正負壓差50Pa的條件下,樓宇整體氣密性指標可達到每小時換氣不超過1.0次,供暖、供水、電氣照明等能耗水平較傳統住宅降低50%以上,意味著建筑可滿足保溫、隔熱一體化的居住功能,真正實現了‘冬暖夏涼’。”中建二局三公司項目總工程師黃中峰介紹道。
技術成敗,在于施工細節。為保證硅墨烯保溫材料轉角及拼縫部位密封到位,項目通過模板支撐體系、固定筋拉結、下掛板螺栓拉結等細部工法,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外墻保溫系統的完整性,讓外立面觀感更加平滑如鏡。
據悉,后期項目還將引入戶式新風系統、高效VRV空調、雨水回用系統、海綿城市等八大超低能耗技術,打造安全耐久、健康舒適、資源節約的未來城市智慧社區。
匠心匯智,打磨精工品質
裝配式建造是建筑工業化的轉型趨勢,也是節能增效的必然選擇。“一次成型、永久免拆”背后,是建筑選材和施工標準的革新。
項目在全面采用新型節能材料的基礎上,施工環節深度應用裝配式建造,夾心保溫外墻、剪力墻、飄窗等46000余個構件實現工廠預制、現場組裝,預制構件率達40%,高于上海地區標準。
然而,構造復雜、工藝水準高的墻體預制構件,對安裝精度的要求也更高。項目在摸板拼裝、工藝順序、效果展示、圖紙交底等環節全面應用BIM技術,全過程可視化監測演示,讓原本繁瑣的施工工藝清晰易懂,實現了項目細微節點“零失誤”。同時,針對每個PC施工安裝及模板加固環節進行虛擬建模測試,有力提高了現場施工交底與檢查效率。
為保證裝配式住宅預制構件吊裝的垂直平整度,項目將所有預制構件的尺寸匯總成冊,對構件生產、運輸、進場驗收、放置、吊裝、調平等一系列節點層層把關,最大程度減少了從圖紙到實際的誤差,再次演繹“大國精度”。(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繆露